- 发布日期:2025-04-12 20:03 点击次数:141
图片
抗癌名家王三虎:经方治疗大肠癌(上)
一、正名
我先提个问题:“肠痈”这个词,大家尝试分析一下,就是阑尾炎吗?大黄牡丹汤治疗肠痈就是治疗阑尾炎?这是谁说的?老师说的!好,那么老师又是听谁说的?不知道!没有任何人做过深入的考证。就是想当然,望文生义。如果这个肠痈只是今天西医名词儿对号阑尾炎的话,张仲景有必要在《金匮》里这样讲吗?
图片
比如他说这个“肠痈”,肠痈不是常见病,而是疑难病哦!所以张仲景一开始说:“肠痈之为病”,你看那拉开架势了不?张仲景只有讲“太阳之为病”、“阳明之为病”,这六经病的时候才拉开架势这么讲。难道一个我们今天叫做阑尾炎的小病还要让他这样讲吗?没必要!一定是大病、疑难病。
图片
病。“腹皮急,按之濡”,这是因为它是肠痈的初期、结肠癌的初期,肿瘤在肠子里边,所以按之还是软的。“如肿状”,说明还不肿啊,但是有一点腹胀,所以我说它是早期癌症。“如肿状”说还没有肿,但是接近了。“腹无积聚”是说还没有出现积聚,但是已经和“积聚”划等号了。它其实就是“积聚”病,只不过它还是疾病
图片
症状是“甲错”,“其身甲错”,你看它的“其身甲错”“发热不止者,必生恶疮”,这可是张仲景讲的名言啊,它就是在讲恶性肿瘤的
图片
里说的这个肠痈,就是我们今天肿瘤科称之为结肠癌的早期。
三、方解
我们再看看经方薏苡附子败酱散的组成。
第一个,薏苡仁,或者叫薏米。明代的《药品化义》认为:“薏米,味甘气和,清中浊品,能健脾阴,大益肠胃。” 清代的《本草新编》说:“薏仁最善利水,不至耗伤真阴之气”,一语道破天机,实际上薏米是针对燥湿相混致癌之的最佳药物。这样一个简单的不能再简单,普通的不能再普通,我们大家都习以为常的食
图片
能毒死”的观点其实并不恰当,是很片面的、甚至可以说是想当然的。从化学的角度讲,多糖就把癌细胞能杀死。最早发现我们中药有抗癌作用的往往是含有多糖类化学成分的药。薏米也含有多糖能抗癌。这是出乎常人意料之外吧!
图片
四、 中期
然后,我们再看一下结肠癌中期,中期和前期一对比就出来了。
原文说:“肠痈者,少腹肿痞,按之即痛如淋,小便自调,时时发热,自汗出,复恶寒,其脉迟紧者,脓未成也,可下之,当有血。脉洪数者,脓已成,不可下也,大黄牡丹汤主之”。
这里讲“肠痈者,少腹肿痞”,你看这就是证据,我说它是中期,它已经超出了肠道,所以“少腹肿痞”。这就可能侵犯到了输尿管
图片
病机是由寒热胶结这个阶段朝着肉腐成脓的方向而转化,实际上还是在似脓非脓、似血非血的阶段。如果说有脓的话,实际上也是肿瘤造成局部感染的表现,还真的不是真正的脓液。所以“似脓非脓”,我估计张仲景当时也搞不清楚,究竟是脓不是脓,他特别地有疑问。
《备急千金要方》大黄牡丹汤
大黄(四两)牡丹(三两) 芒硝(二两) 瓜子(一升) 桃仁(五十粒)上五味, 咀,以水五升煮取一升,顿服,当下脓血。
我们再看看大黄牡丹汤这个经方的组成。
大黄泻热通腑,推陈出新,活血化瘀,排毒外出,为君药。
丹皮凉血活血,桃仁润燥活血,为臣药。
冬瓜仁排肠中脓血,芒硝软坚散结,消肿块,使腑气下行,以通为用,为使药。
图片
能解决雌激素过高的问题了,它活血化瘀,排毒外出为君药;丹
图片
它本身不是治这个病的,你可以这样治,只是大材小用了。
抗癌名家王三虎:经方治疗大肠癌(中)
五、结肠癌—晚期
那么到了结肠癌晚期用什么呢?继续看原文。《金匮要略·腹满寒疝宿食病脉证治》中讲:“胁下偏疼,发热,其脉弦紧,此寒也,以温药下之,宜大黄附子汤。”
可以说,大黄附子汤就是结肠癌晚期最常见的方剂。
大黄附子汤
大黄三两附子三枚,炮 细辛二两上三味,以水五升,煮取二升,分温三服。若强人,煮取二升半,分温三服。
其实大黄附子汤大家都熟。因为讲授《方剂学》的时候,老师说大黄附子在泻下剂中,特别说明是温下剂,因为我们有大黄为主的寒下剂,我们没有温下剂,所以这就是温下剂。
大黄就是寒下,附子就是温下,为什么不能理解为是寒热并用呢?你看《金匮要略》怎么讲这个汤?虽然它不在《疮痈肠痈浸
图片
子以外,还要有细辛作为导火索来引药到病所。
为什么呢?因为它是肿瘤,它是一个巢穴。所以要用先头部队、精锐部队直中要害,细辛的辛香走窜就是这个意思。
六、直肠癌—早期
在西医看来,结肠癌和直肠癌完全是两回事,虽然都是大肠,所以中医也是这样子区别对待。
好了,直肠癌的早期用什么方子呢?
直肠癌患者的初期多半是体质壮实,舌红苔黄厚,见于嗜食辛辣,烟酒,导致了大肠湿热成毒,气机不畅,气血凝滞,从这个病机上讲,它就是白头翁汤证(白头翁15g,黄连6g,黄柏12g,秦皮12g),张仲景白头翁汤讲“热痢下重着,白头翁汤主之”。
图片
顺便说一下,癌症有穷富之分,穷人多得食道癌,富人多得直肠癌。
穷人因为吃得粗、吃得素、吃得量大,反复刺激,食道反复损
图片
七、直肠癌—中期
那么直肠癌的中期用什么方子呢?用我的话说,它是大肠热毒、湿热郁久。你看,早期它是湿热成毒的,影响到气机、气血运行。
图片
当然西医检查仍然不清楚,还不知道是良性、恶性的时候,看到花剥舌就能。
抗癌名家王三虎:经方治疗大肠癌(下)
八、直肠癌晚期
那么,这个三物黄芩汤就是《金匮要略》引用孙思邈的方子。这
图片
那么,张仲景《金匮要略》中的三物黄芩汤(黄芩苦参各6克干地黄12克)是治疗产后病,而我把它用来治疗“燥湿相混”型的癌症。
为什么?尤其是直肠癌。你看,简简单单的三味药,寓意深刻,真是中药的奥妙无穷。
黄芩作为方剂的君药,一药四用,黄芩既能清实热,也能清湿热,还能清虚热,更能清血热,对于直肠癌的大肠热毒,耗血伤阴,血热成毒、出血、动血而言是非常难得的君药。
图片
我正好举的例子是个比较特殊的病例,温馨的笑容可以让大家舒缓一下。
这个老先生是我的远亲,2002年10月9日初诊,直肠癌术后,三物黄芩汤加味,照片是2017年3月6日复诊时拍摄的。实话说,我们判断一个医生的水平,不是看他在外边多有名气,而是看他的身边的人认不认可他。
图片
提示:文中处方,请在专业中医指导下使用。
方中药味具体分析:
大黄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脾、胃、大肠、肝、心包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泻热通肠,凉血解毒,逐瘀通经。用于实热便秘,积滞腹痛,泻痢不爽,湿热黄疸,血热吐衄,目赤,咽肿,肠痈腹痛,痈肿疔疮,瘀血经闭,跌打损伤,外治水火烫伤;上消化道出血。酒大黄善清上焦血分热毒。用于目赤咽肿,齿龈肿痛。熟大黄泻下力缓,泻火解毒。用于火毒疮疡。大黄炭凉血化瘀止血。用于血热有瘀出血症。
牡丹皮
【性味】辛苦,凉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凉血,和血,消瘀。治热入血分,发斑,惊痫,吐、衄、便血,骨蒸劳热,经闭,症瘕,痈疡,扑损。
桃仁
【性味】苦甘,平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破血行瘀,润燥滑肠。治经闭,症瘕,热病蓄血,风痹,疟疾,跌打损伤,瘀血肿痛,血燥便秘。
冬瓜子
【性味】甘,寒。
【归经】《得配本草》:"入足厥阴经。"
【功能主治】清肺、化痰、排脓。适用于肺热咳嗽、肺痈、肠痈等症。
芒硝
【性味】辛苦咸,寒。
【归经】入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泻热,润燥,软坚。治实热积滞,腹胀便秘,停痰积聚,口赤障翳,丹毒,痈肿。
附子
【性味】辛甘,热,有毒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脾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回阳救逆,补火助阳,散寒除湿。治阴盛格阳,大汗亡阳,吐利厥逆,心腹冷痛,脾泄冷痢,脚气水肿小儿慢惊,风寒湿痹,踒躄拘挛,阳萎,宫冷阴,疽疮漏及一切沉寒痼冷之疾。
细辛
【性味】辛,温。
【归经】入肺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祛风,散寒,行水,开窍。治风冷头痛,鼻渊,齿痛,痰饮咳逆,风湿痹痛。
白头翁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解毒,凉血止痢。用于热毒血痢,阴痒带下,阿米巴痢。
黄柏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入肾、膀胱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。燥湿,泻火,解毒。治热痢,泄泻,消渴,黄疸,痿躄,梦遗,淋浊,痔疮,便血,亦白带下,骨蒸劳热,目赤肿痛,口舌生疮,疮疡肿毒。
黄连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入心、肝、胃、大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泻火,燥湿,解毒,杀虫。治时行热毒,伤寒,热盛心烦,痞满呕逆,菌痢,热泻腹痛,肺结按,吐、衄、下血,消渴,疳积,蛔虫病,百日咳,咽喉肿痛,火眼,口疮,痈疽疮毒,湿疹,汤火烫伤。
黄芩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肺、胆、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燥湿,泻火解毒,止血,安胎。用于湿温、暑温胸闷呕恶,湿热痞满,泻痢,黄疸,肺热咳嗽,高热烦渴,血热吐衄,痈肿疮毒,胎动不安。
苦参
【性味】苦,寒。
【归经】入肝、肾、大肠、小肠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清热,燥湿,杀虫。治热毒血痢,肠风下血,黄疸,赤白带下,小儿肺炎,疳积,急性扁桃体炎,痔漏,脱肛,皮肤瘙痒,疥癞恶疮,阴疮湿痒,瘰疬,烫伤。外治滴虫性阴道炎。
地黄
【性味】鲜地黄:甘、苦,寒。
【归经】归心、肝、肾经。
【功能主治】鲜地黄:清热生津,凉血,止血。用于热病伤阴,舌绛烦渴,发斑发疹,吐血,衄血,咽喉肿痛。
本站仅提供存储服务,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,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,请点击举报。